分子式:CH4O3S
分子量:96.10
CAS号:75-75-2
性质:无色或微棕色油状液体,低温下为固体。熔点20℃,沸点167℃(13.33kPa),122℃(0.133kPa)。
相对密度1.4812(18℃),
折射率1.4317(16℃)。溶于水、醇和醚,不溶于烷烃、苯、
甲苯等,对沸水、热碱液不分解,对金属铁、铜和铅等有强烈腐蚀作用。
制备方法:由
硫氰酸甲酯经硝酸氧化而得。将硝酸及效负水小心加热至80-88℃,分次加入硫氰酸甲酯,温度自动上升至105℃左右。待反应缓和后,加热到120℃、反应5小时,得粗品。将粗品用
交换水冲稀,加25%
氢氧化钡溶液调至pH值为8-9,过滤。滤液深缩至有结晶析出,结晶用
甲醇洗去硝酸根,得甲烷磺酸钡。再将基加入交换水煮沸,趁热加硫酸分解,过滤,滤液减压浓缩至不出水为止,即得成品。另一种制法是由
甲基异硫脲硫酸盐经氯化、氧化、水解而得。将甲基异硫脲硫酸盐加入水中,于20-25℃通入
氯气,至溶液颜色转黄,并在瓶底出现油层、温度下降、排气管有大量
余氯排出等现象,则为反应终点。反应液用
氯仿提取,提取液经干燥后在60-62℃常压蒸出氯仿,然后
减压蒸馏,收集60-65℃(2.67kPa)馏分,得
甲基磺酰氯。将基在搅拌下滴加80℃热水中,保温水解约2h,至反应液内油滴状物完成消失为止。反应液减压浓缩至糖浆状,加水稀释,再减压浓缩至蒸不出水分为止,得甲烷磺酸。
用途:甲烷磺酸是医药和农药的原料,还可用作脱水剂、涂料
固化促进剂、纤维处理剂、溶剂,浣化、酯化和聚合反应催化剂。
提示:大部分词条有不同角度的多个解释,欲全面了解请查看下面的“更多相关内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