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溶胞。破碎细胞或菌体的一种方法,包括酶法和化学溶胞法。酶法溶菌(溶胞)是利用 酶分解破坏 细胞壁上特殊的键,从而达到破壁目的,例如应用最多的 溶菌酶,它能专一地分解细胞壁上 糖蛋白分子的β-1,4糖苷键,使脂多糖解离,经溶菌酶处理后的细胞移至低渗溶液中而使细胞破裂。酶溶时需要选择适宜的酶和 酶系统,并要决定特定的反应条件包括附加其他处理方式;化学溶菌[溶胞](chemical lysis)是利用酸、碱及 表面活性剂等 化学试剂使蛋白质水解,细胞溶解或使某些组分从细胞内渗漏出来,再经提取获得 细胞组分。如对胞内的 异淀粉酶,可加入0.1% 十二烷基硫酸钠或0.4%十二烷基硫酸钠或0.4%TrionX-100于酶溶液中作表面活性剂,30℃下振荡30h,异淀粉酶就能较完全地抽提出来。但化学溶胞法存在有表面活性剂污染物,酸、碱等选择性不强并对敏感的蛋白质和酶有破坏作用等弱点。
提示:大部分词条有不同角度的多个解释,欲全面了解请查看下面的“更多相关内容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