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在化学化工领域中,没有建立 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以前,为了说明化学反应物质间的定量关系所采用的一个术语。表示元素或化合物相互作用的 质量比的数值。一元素的当量,是该元素与8个质量单位的氧或1.008个质量单位的氢相化合(或从化合物中置换出这些质量单位的氧或氢)的质量单位(用旧原子量)。例如40.08个质量单位的钙和16个质量单位的氧化合而成56.08个质量单位的 氧化钙,在氧化钙中,钙的当量是 40.08×8/16=20.04。按照物质的类型不同,它们的当量可以按照下列公式求出:元素或单质的当量=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/元素的化合价。例如:钙的当量= 40.08/2=20.04。元素的当量往往称 化合量(combining weight)。酸的当量=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/酸分子中所含可被置换的氢原子数。例如:硫酸H 2SO 4的当量= 98.08/2=49.04。碱的当量= 碱的相对分子质量/碱分子中所含的氢氧基数。例如: 氢氧化钠naOH的当量= 40.01/1=40.01。盐的当量= 盐的相对分子质量/盐分子中的金属原子数×金属的化合价。例如: 硫酸铝al 2(SO 4) 3当量= 342.14/2×3= 342.14/6=57.03。 氧化剂的当量= 氧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/氧化剂分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。例如: 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(得到5个电子)的当量= 158.03/5=31.61。 还原剂的当量= 还原剂的相对分子质量/还原剂分子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。例如: 亚硫酸钠(失去2个电子)的当量= 126.05/2=63.03。有关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当量,往往总称为 氧化还原当量(redox equivalent)。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中,可以有不同的当量。例如铁在2价铁化合物中的当量是 55.847/2=27.93,在3价铁化合牧中的当量是 55.847/3=18.62。又如 铬酸钾k 2CrO 4作为氧化剂时,当量是 194.20/3=64.73;但作为盐时,当量是 194.20/2=97.10。物质相互作用时的质量,同它们的当量成正比。知道了物质的当量,可以算出它们在反应中的质量比值。
提示:大部分词条有不同角度的多个解释,欲全面了解请查看下面的“更多相关内容”。
|